-
臺州“十大科創之星”評選
- 2015-08-20 臺州日報
-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創新、創業成為推動“一都三城”建設的動力和源泉,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臺州“十大科創之星”評選活動?,F將評選辦法通知如下:
1.經有關專家和媒體初評,現公布入圍人選名單20人,并附主要事跡。
2.請廣大讀者、網友通過“臺州科技”微信、“臺報集團”微信(見右下角,掃二維碼)進行投票,投票得分占20%。
3.8月25日前,評選辦公室將組織專家和媒體進行投票,投票得分占80%。
4.按總得分高低,評選辦公室將確定10位人選名單,并經有關媒體和網站公示無異后,舉行臺州“十大科創之星”發布儀式。
丁利賞
2005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電子應用專業,同年進入上海雙菱工作。2006年加入上海三菱電機空調器制造有限公司開發部,依然從事家用變頻空調控制器的開發工作,2007年被調往越南工廠負責開發嵌入式系列變頻機和風管式系列變頻機。2009年,公司太陽能空調項目立項,丁利賞為主要負責人,該項目研發持續近兩年。期間,團隊夜以繼日反復試驗,就在太陽能空調即將研發成功之際,公司因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叫停該項目,要求研發團隊全部返回上海。
2010年,他帶著團隊回到臺州創業。當時租用了雙鹿空調的空調實驗室,用作48伏全直流太陽能空調的開發和產品的性能及可靠性驗證。期間碰到無數困難,經過研發人員的反復實驗,項目終于獲得成功,并進入小批試產。
王衛東
浙江優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原是一家企業的銷售經理,經過不斷努力,成功蛻變為公司創始人。優億醫療是一家研發、生產和銷售國際尖端可視醫療設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王衛東倡導踐行創新理念,親自主導和參與的喉鏡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被中國麻醉界譽為產業化最成功的喉鏡產品,也是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與國際接軌的典范。喉鏡系列產品項目相繼被評為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浙江省“首臺套”、“浙江制造精品”、臺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并先后被列入浙江省重大專項和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王維銳
博士,2007年進入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從事機電產品開發、車輛工程方面的研究,現任研究院副總工、科技創新處處長、汽摩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科技部項目、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各1項,市縣各級項目10余項,企業合作項目40余項。申請專利80余件,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24件。入選臺州市500精英計劃、21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優秀博士后。他一方面積極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推進產業化項目和重點裝備研發項目,主持研發的項目,如基于機器視覺的高精度晶片目檢機、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自動化刮削裝備、一次性注射器全自動包裝機等,技術填補國際或國內空白;另一方面聯合多家服務機構,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每年平均為企業提供1000余批次科技服務。
王巍植
德瑪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專業從事飲料包裝機械和模具設計、制造,是國內少數幾家PET包裝瓶生產線的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也是國內極少數能開發、生產144腔高精密瓶坯模具的企業;打破了群腔模具被husky、sipa、netstal等少數國際包裝機械巨頭所壟斷的局面,研發的DMK-96PET瓶胚精密高速注塑機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注坯及吹瓶模具重點骨干企業、中國液態食品機械行業十強企業、浙江省創新型試點企業,與全球知名的意大利普朗斯塑料機械有限公司、德國博世力士樂公司等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公司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名,創建了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承擔完成了國家火炬計劃、國家創新基金、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6項科技項目。擁有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83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
尹興滿
椒江人,信質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5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制造于一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了信質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和環保型電機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營銷一體化的創新基地,并跨入了國際先進的智能環保汽車產業鏈;先后被認定為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企業研究院、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公司產品在創新平臺的推動下,為公司科技創新、節能降耗以及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5.54億元,上交財政總量12640萬元,居全國同行前列,榮獲椒江區突出貢獻獎和功勛企業獎。
李志剛
副教授,臺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者,臺州學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兼磁性納米材料研究室主任。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3萬)、中國博士后基金(5萬)、省自然基金(18萬)及企業橫向課題(25萬)各1項,主持及參與其它縱橫向課題6項;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30多篇,其中影響因子3以上國際權威雜志論文17篇,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學術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其中2項填補了國內空白,1項為國際首創。擔任研究室主任以來,圍繞納米陣列可控合成及相關物性研究方面,指導組內其他老師獲國家自然基金1項,浙江省自然基金3項,同研究室成員一起組建了一支發展勢頭良好、研究主題突出的科研團隊。
吳文俊
43歲,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高工,現任浙江琦星電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黨支部書記,先后受邀由國家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組織的中德、中英高效電機技術交流會演講和高效電機提升計劃宣講等活動。近5年取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臺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8項專利,起草國標、行標等多項榮譽。擔任全國工業機械電氣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電機能效提升產業聯盟專家及常務理事、中國節能標準化專業委員和常務理事、中國縫制機械電子電控專業委員和理事、浙江省軟件行業知識產權委員和理事、臺州市信息化專家,參加多項省科技成果鑒定和臺州市500精英計劃評審。
張樂年
臺州籍草根創業者,臺州市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11年開始與日本導師攻克了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技術,打破國外的壟斷與禁運,在臺州創造了有4000億美元容量的產業。去年參加由科技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組織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因在浙江省決賽(獲得三等獎)突出表現,被省科技廳推薦到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從全國15000多家高科技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新材料企業組第三名。這是臺州企業第一次在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代表臺州市的創新創業能力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認可。
張樹雄
在金屬空氣電池制造領域有10多年的從業經歷,對于氧氣還原催化劑、金屬陽極以及空氣電極的性能、生產工藝有深入研究。擁有7項發明專利。2012年6月,成立全國首家鋁空氣金屬燃料電池專業生產廠臺州非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率領團隊開發了金屬空氣燃料電池的備用電源系統;建造了國內第一條連續化空氣電極生產線;研發出車用鋁空氣電池系統,成功驅動國內首輛鋁空氣電動車長距離行駛,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發的6個系列金屬空氣備用電池產品已實現銷售,并成功進入日本救災市場;與北京大學、臺州市政府合作共建臺州市非常金屬燃料電池研究中心,為臺州本土金屬燃料電池企業提供基礎理論和最前沿的理念,促進臺州金屬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
張·格瑞斯·麗穎
博士,海外高層次人才,浙江省“千人計劃”特聘專家、臺州市“500精英”,主要研究領域為超硬刀具,也是世界上第一位進超硬材料與刀具行業的亞洲人,在英國超硬材料與超硬刀具領域研究與工作長達20多年,在中國超硬行業被譽為“超硬達人”。曾經在世界上擁有一流超硬材料技術的DeBeer公司研發中心(英國)做項目研發負責人,英國超硬刀具與應用公司(STA)做技術總監,中國8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在玉環創辦玉環卡布里爾刀具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一支技術精湛、高素質并具有豐富的刀具設計與制造經驗的國際化專業技術團隊,為當地企業服務。
何人寶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浙工大碩士生導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從事氟精細化學品行業30余年,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研究經驗,主持研發的新產品近60項。產品曾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臺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次;產品列入國家火炬計劃5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2項,承擔省級重大專項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5項,其中11項已獲得授權,還是國家發改委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國家循環化改造專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國家通用名化學藥專項、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項目負責人。
何道根
高級農藝師,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我市農業方面唯一一個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西藍花育繁推一體化創新團隊”帶頭人。先后主持12項省市級項目(其中“西藍花種子國產化及產業化關鍵技術集成研究及應用”為我省地市級農科院中唯一的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獲省科技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一、三等獎各1項;在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8篇。主持選育了臺綠1、2、3號和2014-923等西藍花新品種(新組合),能有效替代日本進口西藍花品種,打破了我國西藍花種子依靠國外進口的被動格局,為農民降低種子成本,推動西藍花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陳 華
博士,2008年7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同年進入海正中研院從事新產品研發工作。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勵5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項。近年來,主持包括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在內的國家級、省市級重點科研項目8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建立浙江省抗真菌藥物重點實驗室、臺州市抗腫瘤藥物研發重點技術創新團隊。獲得2015年度椒江區杰出職工稱號;2014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2014年度臺州市優秀博士后;2013年度海正集團十佳優秀管理者;2012年度海正集團十佳崗位標兵;2011年度海正集團優秀共產黨員。
單才華
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浙江省勞動模范,首屆浙江省首席技師、錢江技能大獎獲得者,臺州市金錘獎——杰出職工,臺州市第五、六、七屆拔尖人才?,F任浙江正特集團研發總監,負責公司新產品研發及自動化工藝流程改造工作。帶領公司研發團隊年均開發新產品30多個,新產品年銷售額貢獻率達30%以上,獲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3次,SPOGA國際展會創新設計一等獎2次,完成多臺行業先進的自動化自制專機;個人授權國家專利62項,其中發明3項;負責完成科技部、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各1項,參編建設部行業產品標準7個,發表專業論文3篇。
周小靖
浙江紹興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早年執教于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化學系,1994年在日本著名國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后,轉入日本上市分析儀器公司工作,一直從事分析儀器的研發和管理,現任浙江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分析化學和色譜學等研究領域發表諸多學術報告、論文和專著,擁有大量系統性的發明專利,積累了豐富的尖端科學儀器研發經驗,精通研發管理模式。以核心技術為突破口,有效利用海外資源,帶領研發團隊攻克了多項技術瓶頸。近一年內,準備申請5項發明專利(其中2項發明專利已申報),使企業的色譜技術趕上并超越國際同行水平。
武建偉
浙江大學工學博士,目前擔任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機電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優化設計、機電一體化、企業信息化等研究工作,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SCI/EI收錄9篇;申請專利40余項,發明專利申請30余項,已授權發明專利10多項;曾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主持863項目1項、浙江省公益項目1項,作為主要人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項、浙江省公益項目1項;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8/14,2014)、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4/8,2008)。榮獲路橋區第四屆拔尖人才、臺州市“500精英”稱號。
周 斌
主要從事食品生物防腐保鮮技術研發工作,在浙江新銀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帶領技術團隊開發綠色、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劑并得到廣泛應用。主持完成《食品添加劑乳酸鏈球菌素》行業標準QB2394-2007、《食品添加劑納他霉素》國家標準GB25532-2011、《食品添加劑ε-聚賴氨酸鹽酸鹽》質量標準制訂。組織開發的食品添加劑新品種ε—聚賴氨酸鹽酸鹽填補國內空白,使新銀象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能同時生產乳酸鏈球菌素、納他霉素、ε-聚賴氨酸的企業,為促進我國食品防腐劑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保障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后被評為全國工程技術先進個人、食品工業科技進步先進科技帶頭人、臺州市勞動模范、浙江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羅獻堯
三門人,浙江愛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經過短短十幾年的打拼,該公司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一家專業從事計量泵、成套加藥裝置設備、數字控制系統等系列環保產品設計、開發、研制、生產及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成為臺州市三門縣唯一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獲得省專利示范企業和浙江省創新型試點企業。羅獻堯牽頭的新產品開發項目有20多項,自主研發的流體自動化定量系統、JTM-6300液壓隔膜計量泵、JWM-A機械隔膜計量泵被浙江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基于模糊邏輯和矢量控制的數字變頻計量泵經浙江省經信委認定為省級新產品,榮獲2007年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梁 斌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特聘專家、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常務理事、臺州市模具協會會長。創建的浙江精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精密擠出模頭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成為國內多層復合共擠成套裝備關鍵技術解決方案的標桿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模具重點骨干企業、浙江省創新型試點企業、浙江省專利示范企業。公司引進浙江省“千人計劃”人才1名,創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先后承擔完成國家火炬計劃、國家創新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科技項目10余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個人擁有專利45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
黎賢鈦
浙江爾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從事電力變壓器冷卻系統設計和制造20余年,是我國輸變電冷卻系統行業著名專家、學者。出版《企業管理者的跨越》、《電力變壓器冷卻系統設計》、《電力變壓器油泵實用技術》等著作5部,其中《電力變壓器冷卻系統設計》被多所知名院校列入教學參考用書。累計發表論文40余篇,擁有各項國家專利28項,一項為國家“八五”攻關項目,兩項填補國內空白,六項為省級高科技產品。參與起草6項國家行業標準。榮獲第五屆、第六屆臺州市拔尖人才、臺州市專家型企業家、臺州市勞動模范、浙江省杰出青年企業、浙江省“書香民企、人文浙商”企業家之一等多項榮譽稱號。
-
下一條:我縣新增兩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